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沙漠中心,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,雅布赖山以西、北大山以北、弱水以东、拐子湖以南。面积4.7万平方公里,是我国第三、世界第四大沙漠。巴丹吉林沙漠人烟稀少,整个沙漠内部,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,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。

  奇峰、鸣沙、湖泊、神泉、寺庙堪称巴丹吉林“五绝”。受风力作用,沙丘呈现沧海巨浪、巍巍古塔之奇观。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-1700米之间,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,堪称“沙漠珠穆朗玛峰”。

 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气候干旱,流动沙丘占居了沙漠大部分面积,移动速度较小。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,沙山周围为沙丘链。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,西部以沙拐枣、籽蒿、麻黄为主;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,沙拐枣、麻黄等逐渐减少。高大沙山间的低地有144个内陆小湖,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南部。由于蒸发强烈,湖泊积聚大量盐分,边缘生长芦苇、芨芨草等,为主要牧场。有些湖盆边缘有淡水泉出露,为治理沙漠提供了条件。

  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%,相对高度200~500米,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。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,峰峦陡峭,沙脊如刃,高低错落,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,有“世界鸣沙王国”之美称。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,湖泊芦苇丛生,水鸟嬉戏,鱼翔浅底,享有“漠北江南”之美誉,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,水质清澈,甘甜可口,可供人蓄饮用。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,茫茫戈壁一望无际,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、风蚀蘑菇石、蜂窝石、风蚀石柱、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。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,被称为“美术世界的活化石”。

 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,沙山沙丘、风蚀洼地、剥蚀山丘、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错分布,并以流动沙丘为主,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。沙漠形态复杂,高大密集,最高的巴彦诺尔、吉诃德沙山,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。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,气候极为干旱,降水稀少,光照强烈,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。夏季高温酷热,冬、春季大风强劲,是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。

  在广阔的沙漠之中,除了漫漫黄沙,星星点点湖水,还有美丽的绿色,为沙漠平添了几分生命的痕迹。在沙丘的背风处,在沙丘的底部、湖岸边、泉水旁,生长着乔木、灌木、和草本植物,湖岸边的芦苇、芨芨草等植物。在沙漠之中还有多种药用植物,锁阳寄生在白刺身上,是珍贵的中药材,而肉苁蓉更有着“沙漠人参”的美称。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之中,除了绿色的植物生命外,还活跃着许许多多的沙漠动物,它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酷热、严寒与缺水,甚至身体的颜色也变得与沙漠相近,它们是沙漠中另一道流动的风景。(CCN传媒图片网 史宏伟)